商家搜索
關鍵字搜索

曾奕田 談華裔闖蕩好萊塢 折射多面向


當前位置:南加人物
發佈時間:2020-08-03 13:28:23  作者:本站編輯  來源:本站原創

    為探討華裔在美國演藝圈的實際情況,華美博物館近日邀請了華裔製片人曾奕田(Arthur Dong)參與視像座談會「好萊塢華人:美國電影中的華裔」(Hollywood Chinese: The Chinese in American Feature Films),曾奕田分享了他的同名新書。


    曾奕田在加州出生長大,是一名紀錄片製片人、導演、編劇,早在高中階段曾奕田就產生了對電影的熱情,那時他製作了一個名為「公眾」(Public,1980)的五分鐘動畫短片,該片意圖探索一個孩子對社會暴力行為的內心反應。


W08032020A.jpg


    高中畢業後,他在舊金山州立大學獲得了電影方向的文學學士學位,並於1985年完成了美國電影協會中心高級影視研究班導演獎學金專案,專業的電影課程學習為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畢業後,曾奕田曾經在多家影視機構工作,1981年到1982年期間,曾奕田在舊金山KGO-TV做聯合製片人,1991至1992年期間曾擔任洛杉磯市電視機構KCET的製片人,為艾美獎獲獎電視劇「生活和時光」(Life & Times)製作了12個紀錄片。他還為全國公共電視頻道(PBS)全程採訪報導了紐約激進的同性戀解放運動,他為此事件製作了題為「憤怒出動'69(Out Rage '69)」的紀錄片,這也是小型電視系列劇「平等問題」(The Question of Equality,1995)的第一部分,同時這也是第一次在公共電視頻道中播放反映涵蓋現代男女同性戀者民權運動的作品。


    1982年,曾奕田在洛杉磯創建了自己的電影公司深度聚焦製作公司(DeepFocus Productions)並擔任該公司的製片人、導演和編劇,憑藉自己對於紀錄片的偏好,曾奕田在深度聚焦公司製作了多部有影響的紀錄片佳作,其中1984年的「縫紉的女人」還獲得了一項奧斯卡年度最佳紀錄短片獎的提名,1995年他還因「走出槍口」獲得了皮博迪獎。


    他在紀錄片製作上的突出表現使他成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會員之一,並在2002年到2006年期間供職於該學院內新成立的紀錄片分部的董事會,此外,2000至2003年間他還曾服務於獨立電影機構(Film Independent)(其前身為IFP/West)的董事局。


W08032020B.jpg


    目前,他還任職於美國國家電影保管局(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他也是電視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 of Television Arts & Sciences)成員之一。


    曾奕田的作品多數為紀錄片,且大多關注社會問題,是電影藝術與社會熱點問題的結合,他將自己拍攝的紀錄片轉化成了檢驗或考察各種熱點問題的視覺媒介,其關注的主題主要包括亞裔美國人的歷史和身份認同、同性戀的社會壓迫等。


    曾奕田於2007年拍攝的紀錄片「好萊塢華人」獲洛杉磯時報挑選為「廣播影評人協會獎」,他的新書是他的同名紀錄片「好萊塢華人」的後續發展,探討早期到今天美國華裔工作者的電影票房收益對荷裡活電影業的影響,內容涵蓋他對電影史的熱情及畢生研究,精挑細選出令人著迷的圖像與視覺盛宴。曾奕田考察了美國亞裔對荷裡活文化產生的微妙變化,而非電影中所投射出的刻板形象。


W08032020C.jpg


    曾奕田憑藉其獨特的社會視野,被影評界稱作「電影界的古根海姆研究員」(Guggenheim Fellow in Film)和「媒體中的洛克菲勒研究員」(Rockefeller Fellow in Media)。


    曾奕田的作品曾榮獲Peabody獎、三個聖丹斯電影節大獎、五項艾美獎提名、一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他的代表作品曾在明尼阿波利斯市沃克藝術中心、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洛杉磯的Outfest放映;他曾於2009年在洛杉磯華美博物館舉辦過展覽。


W08032020D.jpg


    由於傑出的影視業績和突出的社會責任感,曾奕田還獲得了眾多社會榮譽,包括亞太藝術家協會的黃宗沾獎、視覺通信組織史提夫辰川獎、亞洲電影視界亞裔美國人媒體獎、美國華人歷史學會歷史學家獎等。


相關文章

留言已有 0

登錄之后才能发表留言